茶渐浓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格格党gegedang.org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路要一步步走,饭要一口口吃。
在此番田豫上表求归的契机之中,夏侯惠想将未来的竞争对手踢出京师洛阳,之所以将人选定为秦朗与曹爽,那是因为这两个人威胁最大。
秦朗这两年的表现,已然脱离了原先的历史轨迹了。
谨言慎行、闭门自守的做法,让他在朝野不复有非议之言,也让天子曹叡对他更加器重。
如曹叡每每出游或饮乐时,伴驾的近臣都是一时兴起而不固定的,但秦朗却是从来都没有缺席过。
以此推论,若到了那个时候,秦朗必然占据一席之位。
就算有人想从中作梗,如今都寻不到理由了。
没有比秦朗更好的人选了不是?
身是武帝假子,但后代不复录入宗室,从魏室社稷的角度来看,是他完全没有谋逆篡权的礼法依据;对于世家士族来说,则是他是有可能争取变成自己人的人选。
而夏侯惠觉得曹爽的威胁也很大,则是源于他很谦恭。
说白了,就是他性格不强势,让朝中重臣觉得只要劝两句,他就乖乖听话、任凭摆布了。
再者,其父曹真虽然亡故有些年了,但彼擢拔的军中将率还有不少人活着且有实际兵权,遗泽还没有完全消逝呢!
至于夏侯惠还顺势推举了曹纂嘛~
正如天子曹叡所想的,纯属凑数之选。
毕竟以曹纂很是直率的性格,只能为将而难为帅,就算是宗室子弟都死绝了,曹叡都不会有让他出任都督的念头。
其余夏侯献与曹肇
夏侯惠觉得他们威胁不大,那是因为这两人的缺陷十分明显。
如曹肇虽如今招揽了不少人摇旗呐喊,看似声势渐壮、美誉如云,实则是难成气候。
打铁还需自身硬。
自出仕至今,曹肇自身就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。沙场建功、治国经略、劝谏得失、举荐人材等等方面,他是完全没有涉及过。
仅靠一些人鼓吹妆点门面的实力,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。
尤其是他结交士人之举,乃犯了大忌。
前朝大将军何进也没死多少年,让汉室迎来董卓乱政的导火线,曹叡还是了解的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